新冠又“活跃”起来了?
家人们,最近有没有一种感觉,新冠好像又“活跃”起来了?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,时不时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、喷嚏声;刷一刷社交媒体,身边“又阳了”的分享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家人们,最近有没有一种感觉,新冠好像又“活跃”起来了?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,时不时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、喷嚏声;刷一刷社交媒体,身边“又阳了”的分享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(IMNM)是特发性炎性肌病(IIM)中容易被误诊的亚型。一名70岁男性患者,因3个月来进行性近端肌无力导致行走困难。患者主诉上下1层楼梯困难、从椅子上站起费力、行走障碍及搬抬重物受限。临床评估后确诊为自身抗体阴性IMNM。本文分享这例病例,
患者4年前(2020年1月17日)因突然消瘦于我院(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)内分泌科治疗,诊断“特殊类型糖尿病,高胰岛素血症,B型胰岛素抵抗可能性大”,同时化验发现白细胞减低,风湿抗体系列(9项):抗核抗体(ANA) +1:320核均质型,抗核小体抗体(AN
卫生部日前发布提醒,呼吁公众警惕新冠病毒JN.1变异株。该变异株虽被评估为对公共卫生构成的风险较低,但传播力较强,尤其容易感染免疫力较弱人群,包括慢性病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高血压患者、老年人及孕妇。
由于日本医疗系统开发的医疗信息系统操作繁琐,功能不便,日本大量医院开始重新使用传真机记录和传递病例。 日本曾开发过一款名为“HER-SYS”的病例登记系统,用于医院在线记录和传递传染病患者的病情信息,方便医疗系统进行追踪观察。但报道指出,由于该系统无法和许多医
数字化进程落后、“沟通全靠传真机”是许多人对日本的固有印象,日本政府这些年也推出了一些政策,希望推进各机构的数字化改革。然而据日本广播协会(NHK)5月14日的报道,尽管大量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使用了政府提供的“数字化传染病报告系统”,但由于用起来没啥好
声明:本文为原创,依据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文末附信源。今日头条首发72小时,无虚构内容,专注科普健康知识,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国家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,4月以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,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北方,门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占比从7.5%跃升至16.2%。尤其是 15 岁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,在门急诊和住院病例中,新冠阳性率均排第一。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
日前,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。2025年4月(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),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12456例,死亡115例。其中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发病数位居乙类传染病首位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,当前呼吸道传染
它是一个新的病毒,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的病毒,整整两年时间,很多人被困在家里面,生意受影响,工作也受影响,至今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都还在因为这个新冠病毒受影响。当整个大环境不好的时候,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深受其害。
患者男性,57岁。2021年7月始患者夜间平卧时干咳,劳动后气促加重,无痰、无胸痛胸闷气短、不能平卧等症状,未重视且未就诊。2021年8月23日例行体检时胸部CT提示:右胸腔积液136 mm×106 mm;腹部B超提示:腹水深度46 mm、腹腔97 mm× 9
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偶有胸闷、气短,就诊于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:自诉单根血管狭窄70%(未见影像资料)。
新加坡卫生部今天公布的数据,新冠感染病例已连续七周呈现上升趋势。仅在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内,本地新冠病例估计有1万4200例,较前一周增加11100例增加了29%,创下202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。卫生部预计全年都会出现周期性疫情。
患者男性, 37岁,因胸闷乏力,双下肢水肿1月入院,无明显胸痛、大汗、气促等。症状进行性加重,上3楼时胸闷明显,半个月前出现腹胀、食欲缺乏。外院就诊超声示心脏扩大;肝脾肿大、腹水。胸部CT:左下肺炎症、双侧少量胸水;冠脉CTA未见异常。予对症利尿、抗感染治疗症
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,4 月以来全国新冠阳性率持续上升,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。门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占比已从 7.5% 跃升至 16.2%,尤其是 15 岁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,在门急诊和住院病例中,新冠阳性率均排第一。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
聚焦血液领域临床实战,直击诊疗核心难点!【通例协作】栏目以“真实世界病例”为切入点,精选复杂、疑难、罕见病例,通过「完整诊疗路径还原+多维度专家深度解谜」模式,为临床医生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。
根据新加坡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,本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已连续七周呈现上升趋势。仅在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内,每日平均有2906人因相关症状到综合诊疗所求医,较前一周增加125人。创下202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
甲状腺癌,常常顶着 “温柔癌”“幸福癌” 这类名号。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,是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癌症,治愈率更高,患者的生存率也高。也正因如此,在不少患者心中,它仿佛成了一种没什么威胁的病症,甚至有人觉得,哪怕不幸患上甲状腺癌,也无关紧要,从而对它缺乏应有的重视。
自2019年起,“星火计划·最佳临床实践”活动已连续五年助力提升广大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。2019-2023年于中国医学论坛报“壹生”平台共展播23个领域2500+病例,超150万医生参与,活动反响热烈,基层医生广受裨益。
近期,为加强湖南省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,促进胃肠外科领域的进步和发展。湖南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精准医学与外科机器人学组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潇湘外科周开展了以“规范、微创、创新、发展”为主题的线上手术竞赛,省内2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胃肠外科共进行了40余台